引用本文:[点击复制]
[点击复制]
【打印本页】 【在线阅读全文】【下载PDF全文】 查看/发表评论下载PDF阅读器关闭

←前一篇|后一篇→

过刊浏览    高级检索

本文已被:浏览 392次   下载 769 本文二维码信息
码上扫一扫!
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探析
黄红叶,刘芸,许昊纯,郭灿灿,何玲玲,陈采益
0
(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)
摘要:
目的探析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,阐述补泻手法、机体状态和穴位特性对针刺补泻效应的不同影响。方法结合针刺补泻的研究进展,分别以补泻手法、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为切入点进行探讨。结果以补泻手法为切入点发现,补法可促进机体亢进,泻法则可抑制机体亢进,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之间可形成明确的正相关性;机体状态对补泻效应的影响,体现于机体状态处于低下时,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亢奋,而机体处于状态亢奋时,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低下,补泻效应的产生在一定情况下依赖于机体状态的自我调衡;穴位特性对靶器官补泻效应的影响,体现于穴位自身的生理特性决定了穴位对靶器官的效应方向,同时穴位对靶器官的特定调控作用是其效应表达的重要基础之一。结论针刺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、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三方面皆有关系,针灸时需把握患者机体状态,辨明病证虚实,熟悉腧穴特性,施以正确的补泻手法,才能将补泻效应发挥更佳。
关键词:  针刺补泻效应  补泻手法  机体状态  穴位特性
DOI:
基金项目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81503638);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2016J01776);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(2017);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(20181039333);
()
Abstract:
Key words:  

用微信扫一扫

用微信扫一扫